將現代計算機科技嫁接傳統藝術--大學生設計皮影表演機器人
將現代計算機科技嫁接傳統藝術大學生設計皮影表演機器人
本報訊(記者 錢瀅瓅)當皮影戲遇上計算機技術,會誕生什么樣的產物?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三個男生,花了三個月的時間,用現代計算機技術設計了一個皮影表演機器人。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落幕的“2010年英特爾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”中,這一作品因為思路獨特、設計新穎,捧走大賽最高獎項“英特爾杯”。
“如果皮影戲消失了,無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損失。”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劉鑫告訴記者,陜西是皮影戲的發祥地,為了喚回人們對皮影的關注,他和兩個伙伴王浩然、朱萌湊在一起,大膽地將現代計算機技術與傳統皮影藝術相結合。
三個男生向記者展示了他們設計的皮影表演系統。在一個白色的屏幕上,兩個皮影小人正在上演經典劇目《采桑女》中的一幕。繞到屏幕背后一看,卻不見表演者。操縱皮影的是兩個小機器人,配合著臺詞,機器手像人手一樣,操縱皮影小人的頭、手、足,做出相應的動作。劉鑫說,他們在英特爾靈動處理器平臺上,結合自主設計的數字控制機械系統,實現皮影戲的錄制、皮影機器人自動演出。
此次大賽吸引了9個國家和地區的76所高校的165支參賽隊報名參賽,參賽隊伍和參與人數均創下新高。
來源:新民晚報 2010-07-29